近日,我院杨公社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国际期刊《iMeta》(IF:23.7)发表了题为“Pangenome and genome variations analysis of pigs unveil genomic facets for its adaptation and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的研究论文。我院博士生李栋、硕士生王宇龙、已毕业硕士袁甜甜和曹明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团队于太永教授、丁荣荣讲师和中国农业大学丁向东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Martijn F.L Derks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最主要肉类产品,约占我国居民肉类产品消费总量的57.8%。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其产值约占总量的45.6%。我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生猪养殖科技水平,特别是生猪种业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猪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仍然不明。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从泛基因组和结构变异角度阐明生猪重要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状形成的机制提供了可能。
本研究,利用27个中西方猪基因组,构建了迄今为止包含个体数最多的猪图形泛基因组。在此基础上,对598个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结构变异检测发现,结构变异与猪的抗逆性和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密切相关;分析发现BTF3是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此外,还发现了与猪耐热耐寒等抗逆性相关基因,以及调控猪体型大小的关键候选基因OPA1。该研究,从泛基因组和结构变异维度加深了人们对生猪重要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状形成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加快生猪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数据基础和支撑。
猪图形泛基因组和结构变异分析模式图
本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30(2023ZD04044)、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301200)、陕西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4NYGG006)和陕西省畜禽育种“两链融合”重点专项(2022GD-TSLD-46)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imt2.257
编辑:巩敏芝 终审: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