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大赛由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协、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共同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学院本科生何礼邦团队(动科1706班何礼邦、动科1701班毕谊、动科1702班康雨欣)凭借作品《提高山羊产能与种质创新的“多羔快长”潜在基因挖掘及调控机制研究》荣获“特等奖”,将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国家级竞赛。
获奖证书
本届大赛全省共有74所高校,799件作品报名参赛,284支队伍进入决赛答辩。学校共有1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4项。“挑战杯”竞赛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助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团队成员合影
项目负责人何礼邦介绍,山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因此,挖掘“多羔且快长”性状潜在基因及研究其调控机制,对提高山羊产能、突破山羊产业发展中种质创新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其团队在蓝贤勇、潘传英老师的指导下,基于大样本(N>2200)发现陕北白绒山羊存在“多羔且快长”现象,即产多羔的个体的体型更大。接着从细胞和群体、微观与宏观等不同层面着手,将理论与生产相结合,挖掘出一些既可以调节生长又能影响产羔性状的重要潜在功能基因,并深入挖掘其调控机制,有利于为“多羔快长”的分子育种提供可靠位点,有利于快速地提高山羊产能,高效地实现种质创新。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积极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通过加大自主支持力度大幅扩大学生参与范围,通过鼓励参加各项学科竞赛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