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南征北战为蚕桑

南征北战为蚕桑

       发布日期:2016-06-08     浏览次数:

     

  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又是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面临重要机遇。作为西北地区科研能力、研究水平最高的蚕业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承担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和“学校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科研和推广工作。近年来,蚕桑丝绸研究所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发展契机,立足陕西,南征北战,围绕陕南传统蚕桑业提质增效和陕北生态桑产业发展做文章,为全省蚕桑产业发展续写新篇章。

  南下 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见现钱”。蚕桑作为主导产业,为石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农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波动,蚕桑产业近年来出现萎缩下滑趋势。

  如何稳定蚕桑产业,确保农民增收?蚕桑丝绸研究所针对当地劳动力短缺问题,研究探索简易高效“345”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即桑园建设关注品种、密度、树形三要素;管理做到机械作业、配方施肥、化学除草、间作套种;并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蔟、机械消毒五项简易养蚕技术。目前在全县建立了15个简易化集约养蚕示范点,辐射带动3000个养蚕大户。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子培谈起学校推广的自动上蔟技术,不禁伸出了大拇指:过去蚕进入成熟期,需要人工挑选上蔟,一张至少要请两个人帮忙,手脚还要麻利。现在塑料网格一铺,统一注射老化剂,蚕成熟了自动上蔟,两人就可以养20张,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为了破解养蚕比较效益低的难题,抓好桑蚕业升级,学校专家与地方紧密合作探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一亩桑园可多收入5000多元。目前石泉县每年利用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2000余万袋,以桑园套种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复合经营3万亩以上,两项产值达1亿多元,超过农户蚕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用三合生态食用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冉龙富的话说,70%的杠木加上30%的桑枝,既变废为宝,让农民有了收入,也对木耳产量没有影响,可谓一举三得。

  科技示范有力让石泉蚕桑产业实现了效益倍增,年养蚕量从2006年共建基地的4万张增加到2014年的7万多张,蚕桑综合产值从5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58亿元,一举成为西北蚕桑第一大县,并辐射带动陕西蚕桑产业升级换代和效益提升。目前,基地专家们集成创新的“轻简高效蚕桑生产系列技术”被陕西省茧丝办列为蚕桑强村大户工程示范推广主体技术。

  北上 开发陕北生态桑

  “蚕桑要转型,不能在一根丝上吊死”。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营养物质丰富,不仅能为家蚕、畜禽提供优质饲料,而且能深加工成桑叶茶等功能性饮品或保健药品,桑树多元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

  如何立足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发挥桑树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特殊效果,实现桑树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增产增收?蚕桑丝绸研究所将目光投向了陕北,着力打造生态桑新产业,推进蚕桑产业多功能、多元化,实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蚕桑丝绸研究所专家连续8年长期驻点技术指导,使子长县蚕桑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水平,成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蚕桑产业的先进典型。2014年子长县成为陕西省唯一的蚕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003年,专家协助地方在绥德县白家硷乡西贺家石村和赵家砭村在退耕坡地建立桑草间作生态示范桑园2000亩,中间套作紫花苜蓿草,让昔日山坡做到了“水不出沟,泥不下山”,过去的黄土高坡,如今郁郁葱葱,处处充溢绿意。

  生态效益理想,经济效益也不能差。在专家的指导下,2011年,子长县南沟岔生态桑经济收入每亩从不足500元提高到2000元。毛家河村示范户王伟高兴地说,20多亩坡地桑园除了国家退耕还林补助外,养蚕卖茧和栽培食用菌一年收入5万元以上,可比外出打工强。

  目前,蚕桑研究所在子长县、绥德县和榆林市榆阳区建立了蚕桑试验示范点,指导当地建成生态桑园60多万亩,开展了生态桑栽培收获技术、桑草间作套种技术和生态桑品种改良、饲料桑品种选育等研究,在农民增收、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大发展,成为全国借鉴的典范。

  原文链接:http://mt.sohu.com/20160605/n452984666.shtml?qq-pf-to=pcqq.c2c

编辑:0     终审:0
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