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创新蚕桑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创新蚕桑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记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苏超研究员

    来源:农业科技报    发布日期:2016-05-12     浏览次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业的国家。近年来,在“东桑西移”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产业的蚕桑产业,走上了一条技术创新和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转型之路。  作为“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首席专家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站长,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研究员苏超在提高西部乃至全国蚕桑业产值、提升产业效益、创新蚕桑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集成创新技术带动蚕农致富 

  蚕桑产业是一种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陕西省90%以上蚕桑养殖集中在安康市各个县区。为应对劳动力成本升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苏超集成总结出一套“轻简高效蚕桑生产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使用微耕机减少桑园人工劳作;养殖场所从原来的蚕簸改变到现在的蚕台,可以让大蚕七八天不出粪,大大减少人力成本,在蚕结茧的时候,由原来的人工上簇变为现在的自动上簇;改良桑树和蚕种品种,大幅提高桑叶和蚕丝的产量;同时,加强桑园空间的利用,桑园套种、养鸡,达到产业高效率高效益有机结合。该技术可降低蚕桑产业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节省大约30%的成本,一张蚕的收入由原来的500元提升到现在的800元。  在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下,2015年,陕西养蚕达到30万张,蚕农达20万户,产值超过10个亿。 

  把握丝路机遇谋求产业发展 

  “桑树浑身是宝。桑叶可以养蚕采丝,桑枝可以栽植食用菌,桑果可以加工果汁。”苏超介绍道。目前,以苏超研究的桑果深加工技术加工的食用性桑葚汁,具有色味巨佳、营养丰富等特点,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杨凌圣桑等桑葚果汁企业,仅果汁一项一年的产值高达一个亿。另外,在苏超的培育与推广下,目前陕西省桑枝食用菌栽培达到1000多万棒,产值达一个亿。如今,苏超正在研究利用桑树高蛋白的特性,考虑用其加工食品、饲料,推动产业向深加工方向成熟发展。  如今,我国正在致力于“一路一带”经济大发展,蚕桑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桑树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生态效益极佳。在苏超团队的研究和指导下,陕西榆林等地以桑树为主的生态防护林渐成规模,已达60万亩,每年减少黄河泥沙500万吨以上。“生态桑”的研究和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可以推广种植到全国甚至世界。“把桑树从陕西栽植到罗马,让生态桑成为中国的又一名片。”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苏超如此说道。

(本报记者 张军政 实习生 莫瑞琪)

编辑:0     终审:0
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