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学生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 【暑期实践育人】重拾文化自信,宁强文化调研

【暑期实践育人】重拾文化自信,宁强文化调研

作者:屈小鹏 陈康丽 谭磊/文 胡万佳/图     来源:动科学院赴宁强县文化艺术调研服务队    发布日期:2017-08-25     浏览次数: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融合产物。如何有效传承千年传统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深入调研这一问题,近日,动物科技学院“赴宁强县文化艺术调研服务队”深入古羌族发源地——宁强进行调研。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古羌族的历史文化,调研队一行在县团委的帮助下前往档案馆查找县志。通过认真详细的翻阅,队员们对古羌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后期发展有了大体了解。同时,调研队选取傩戏、羌绣及古镇等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调研。

傩戏

  羌族最具特色文化当属羌族傩戏,傩戏——古时用于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后逐渐发展至民间,成为去疫、酬神的仪式。为进一步了解傩戏,队员们驱车前往羌族傩戏之乡青木川,并拜访傩戏演绎者郭大爷。听闻来访者是调研傩戏的大学生,郭老开心不已,连忙招呼自己的徒弟和女婿为我们表演。看完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队员们连连称赞,爆出热烈的掌声。

  文化,因为传承而永存,因为坚守而美丽。在之后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破四旧时期,傩戏被当作封建迷信加以摧毁,其文化形态遭到严重的摧毁,只在某些偏僻落后的山区还有所保留。郭老世代以傩戏为生,加之本身对傩戏的热爱,他才在文化风波中舍命保存有关傩戏的书籍。21世纪,国家对傩戏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尤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戏文化项目被列入省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郭老也将这门古老的羌族文化传给自己的弟子及女婿,希望它永世流传。

羌绣

  在粗犷、原始的羌族文化中有一种力量最为柔美,它就是羌绣,以一针一线绣出羌族人的纯朴生活,绣出祖国的大好河山,绣出巾帼们的小康生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宁强县团委的帮助下,同学们联系到羌绣的传承人王小琴,简单交流后,王小琴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她及徒弟们的刺绣作品。这些作品远看和一般的刺绣区别不大,但仔细观察才发现,羌绣使用的线远不及其它绣线细,王小琴解释道,古羌族原本就是居住在大山里的民族,制线工艺自然不及城市,但尽管使用粗线,凭着绣女们精湛的技艺,也能将一幅幅作品绣的淋漓尽致。王小琴说:“我从七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习羌绣,一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现在我有幸成为羌绣的传承人,我想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我想办厂,大规模生产羌绣,想带领和我一样喜欢羌绣的女同胞们脱贫致富!”听着王小琴的巾帼脱贫梦,大家不免心生敬意。巾帼脱贫梦,全面奔小康,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爱并坚守传统文化的人,祖国的悠久历史才能源远流长,文化教育才能越来越强。

古镇

  为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宁强县政府大力开发保存尚好的青木川古镇,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初到青木川古镇,队员们就被眼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所吸引,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几处较为有名的古建筑与古栈道。通过的调研发现,旅游业对当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往日的“巴山蜀水凄凉地”已不复存在。当地人通过销售土特产,利用自家房屋打造旅馆等方式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入。文化永不褪色,发展永无止境。古镇的旅游业将会越来越好,当地人民离小康生活将会越来越近。

  此次深入宁强县进行文化调研,调研队一行亲身体验与感受了文化的魅力,一致认同道:“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广大群众,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览保存完好的傩文

与傩戏传承人交流

队员们在青木川古镇合影

编辑:0     终审:0
动物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